当前视讯!四川苍溪雪梨树为何越种越矮?

2023-03-21 13:12:40 来源: 中国县域经济报

从4米—5米到2.5米—3米,这是苍溪雪梨树高度的变化。拥有16.5万亩雪梨树的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,有1200多年的雪梨种植历史,梨树从原来的高大变成现在的低矮,这背后有何深意?与普通群众有什么关系?为此,记者走进苍溪揭秘这一现象背后的故事。

为何要变?因地制宜探寻更优解


【资料图】

3月9日,苍溪县云峰镇狮岭村69岁的张元松围着自家2亩多地的梨园转了好几圈,查看梨花开放的情况。

“要多来转几圈为疏花做准备。”村民张元松说,这段时间气温逐渐升高,温度越高梨花开得越快,也要趁此机会做好疏花工作。

“一般一束花只留第二个、第三个开的。”张元松说,这样疏花可以保留营养最多、长得最强壮的花朵,为后期果子的发育成长奠定基础。等到挂果,张元松还会疏一次果。尽管年近七十,但管理家里的2亩多梨园,对张元松来说完全不在话下。

“现在梨树矮了,我们老年人干这些活很轻松。”张元松说,他每年仅靠在家种雪梨,就能收入1万多元。

张元松种雪梨能变得这么轻松,得益于苍溪雪梨的三“改”。

“三‘改’指的是‘改树型’‘改品种’‘改种植技术’。”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仲青山介绍,苍溪雪梨种植历史悠久,从最开始的少量种植到后来的“庭园经济”再到现在的大规模种植,苍溪多次探寻,希望可以找到更优解。

第一改,改了雪梨树的树冠和树型,将雪梨树从高冠改为低冠,三层树枝变成了一层,高度从4米—5米降低到现在的2.5米—3米。变矮的梨树既方便了梨农,也适应了农村劳动力的变化。

作为劳务输出大县,每年苍溪有近24万人外出务工,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。“改树型后,老年人不用爬上爬下,更方便、更安全。”仲青山表示。

第二改,改的是品种。苍溪雪梨本土品种虽然市场受欢迎程度高,但成熟期晚,每年9月上中旬才成熟,错过了夏季水果消费高峰期。为了抢占夏季雪梨市场,延长雪梨上市时间,近年来,苍溪县引进早熟品种翠冠、中熟品种黄金,本地选育翠雪、5-51等品种,实现了每年从7月到10月都有雪梨鲜果上市销售。

第三改,改的是种植技术。矮化前的梨树冠幅大,矮化后冠幅缩小。苍溪县也利用这一点,采用新的密植技术,将原来平均每亩50棵梨树,增加到现在的84棵,进一步增产增效。

改变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。据统计,2022年,苍溪县雪梨年产量达10万吨,综合产值达28亿元。

还会怎样变?多样发展实现更优效

3月9日,陵江镇孙坪村美康家庭农场,农场所有人李冬一家正忙着给自家50亩地的梨园浇水。2010年在外务工的李冬返乡创业,成了雪梨种植大户。每年约70吨的产量近70万元的销售额,让李冬一家5口安心在家务农。

在云峰镇青盐村雪梨专业合作社,村民通过自建产业园、分户经营,管理了1700多亩雪梨。该合作社理事长张大珍介绍,合作社不仅为村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,还为他们打通销售渠道,将雪梨产品统一外销到上海、北京、重庆等大城市,年销售苍溪雪梨600余吨,收益达180余万元。

像美康家庭农场、青盐村雪梨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新型农村市场主体,在苍溪共有3000余个。

变才能通,通才能达,求变一直是苍溪县发展雪梨产业所追求的。如何将雪梨产业综合效益发挥到最佳?

苍溪县的解法是: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、优质新品种,发展雪梨乡村游……目前,苍溪县已通过整合资金等方式,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3000余个;与中国农业大学、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联盟、院士工作站,建成苍溪梨研究所,培育翠雪等6个优质新品种;建立“一个特色产业+一名首席科技专家+一个技术指导小组”的专家服务团队4支,建成科技示范基地20个。

同时,苍溪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文化遗产,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,创建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打造了23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,建成了环嘉陵江8镇100村10万亩以苍溪雪梨为主的融合农业特色产业带和“百里香雪海”梨乡风情乡村旅游精品线,将苍溪雪梨特色产业发展、旅游资源、乡村文化融入园区,使乡村休闲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为当地群众打开了致富奔康的大门。

近来,苍溪县还结合新消费场景,采用“旅游+特色产品+电商平台”的发展模式,通过游客现场采摘雪梨、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,年交易额达3亿元以上,使雪梨产业成为苍溪县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。(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张敏)

标签:

下一篇:
上一篇: